高层建筑火灾因火势蔓延快、逃生难度大
◆ 高层建筑存在“烟囱效应”,电梯井、管道井等竖向通道加速火势扩散,浓烟每秒可蔓延3-5米,远超人类奔跑速度。
◆ 现代建筑中大量使用高分子材料,燃烧时释放剧毒烟雾,吸入几口即可致人昏迷。◆ 楼梯间易被浓烟封锁,且疏散距离长、人员密集,易引发踩踏。
◆ 消防云梯车作业高度有限(国内普遍为50米左右),高层灭火依赖建筑内部设施。

⚠️ 传统“湿毛巾穿越浓烟”法已不适用现代火灾,毒烟可能穿透毛巾,且浓烟环境易迷失方向。⚠️ 跳楼生还率极低,即使低楼层也可能重伤;电梯停电或失控风险极高。
⚠️ 重返火场取物会错过黄金逃生时间,案例显示因此丧生者占火灾死亡人数的15%。触摸门把手:若温度不高,可开门观察楼梯间有无浓烟;若发烫则说明门外已危险,需固守待援。
【火源在下方】:切勿开门!用湿布堵门缝,拨打119并到阳台呼救。【火源在上方】:低姿态沿楼梯下行,途中关闭防火门阻挡浓烟。
佩戴防烟面罩(优于湿毛巾),或用浸湿的棉质衣物捂住口鼻,匍匐前进(烟雾向上扩散,近地面空气更清洁)。
选择有外窗的房间,泼水降温并封堵门缝,用强光手电或鲜艳衣物发出求救信号。
防烟面罩、强光手电、逃生绳(限低楼层)、灭火器。定期检查有效期并演练使用方法!
◆ 保持楼道畅通,禁止堆放杂物、停放电动车(占火灾诱因30%)。
◆ 定期检查电器线路,避免超负荷用电。
◆ 安装烟雾报警器、配备灭火器。
◆ 熟悉楼内两条逃生路线,定期进行家庭火灾演练。
预防与知识才是真正的“救命绳”!
撰稿:任钰嘉
审核:冯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