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 版)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    点击数: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 版)

(专业代码:0809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西安,面向陕西区域经济,培养具有数学、 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 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综合能力,具有团队协 作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在软件行业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 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成为具备中小型软件项目负责人、业 务骨干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 5 年左右应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有强 烈的社会责任感,能服务于软件相关行业,并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培养目标 2:能够利用所具备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发现、分析、描述软件工 程及相关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培养目标 3:具备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熟练运用现代工具,能够在软件 项目研发中担任技术骨干角色,对实际问题设计可行方案并予以实现。

培养目标4:具备团队协作和团队管理能力,有效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在多 学科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工作,发挥有效作用;

培养目标 5: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能够根据职业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实现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持续 提升。

二、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包括如下 12 项基本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 决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够使用数学、 自然科学、工程基础、计算机语言和工具表述应用软件 系统中复杂工程问题。

1.2 能够运用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制定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1.3 能够针对应用软件系统或过程中的具体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用于推演、 分析、求解软件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 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软件工程问题 的可行性分析、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等关键环节。

2.2 能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通过查阅、研究文献资料,结合软件工 程专 业及其他相关知识,形成备选的解决方案。

2.3 能够结合文献检索对应用软件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模型进行比较、评 价、验证,获得有效结论,并形成需求规格。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针对特 定系统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 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能够掌握软件生命周期要素,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 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根据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特定需求,确定软件 产品的技术路线和软硬件总体解决方案。

3.2 能够在软件全生命周期中综合考虑安全、健康、法律、知识产权、文化 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3.3 能够具有设计符合功能与性能需求,并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 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软件工程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调研和分析应用软件系统设计、 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和实验方案。

4.2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搭建实验平台和软件开发环境,研究合适的解决方法, 开展相关实验,有效地收集正确的实验数据。

4.3 能够结合专业理论与实践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 息综合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应用软件系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 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系统或问题进行预测 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能够熟练运用常用的设计工具、开发工具、测试工具、仿真模拟工具、 软件项目管理工具的能力,并能够搜集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分析、预测、计算、 评价与设计。

5.2 能够针对不同需求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并使用恰当的工具,利用这些 工具提高开发效率、发现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 Bug,并能够给出解决和维护方案。

6.工程与社会:能正确认识软件工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能够基于软 件工程相关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应用软件系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 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软件工程等领域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品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知 识,通过案例及实践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评价应用软件系统对社会、健康、安全、文化的影 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软件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解国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法规;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能够理解与本专业工程实践相关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内涵和 要求,树立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基本理念。

7.2 能够针对实际的软件项目,分析其资源利用效率、安全防范措施和社会 效益,评价其对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 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基于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 对专业工程实践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问题进 行评判

8.2 理解软件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工程技术的社会价值以及 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具备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8.3 了解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法规,具备软件工程师的专业素质,在 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软件工程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切实履行职责。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 人的角色。

9.1 除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动手能力之外,还应具有健康的审美观 和劳动观,拥有健康的体魄并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9.2 具有团队意识,明确自身地位,能够理解团队不同角色的责任和作用,能 够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并能处理好个人、团队和其他成员的关系。

9.3 培养软件工程在相关交叉应用领域的应用能力,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 成为领导者或成员。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明确角色,承担责任,具备独立负责部分 模块开发的能力。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 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运用恰当工具阐述工作成果,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与交流

10.2 能够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 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软件工程管理原理、标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 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能够在设计、开发软件项目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软件工程管理原理 和经济决策方法。

11.2 能够在软件项目研发中,恰当地运用软件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 方 法进行组织、管理和总结。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 能力。

12.1 能够认识到自我探索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树立自己发展的目标。

12.2 能够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具有适应发 展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关联矩阵

课 程 性 质

课程名称

1 工程知识

2 问题分析

3 设计/开发

解决

4 研究

5 使用

现代工

6 工程

与社会

7 环境

和可持

续发展

8 职业规范

9 个人和团

10 沟通

11 项目 管理

12 终身 学习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6.1

6.2

7.1

7.2

8.1

8.2

8.3

9.1

9.2

9.3

10.1

10.2

11.1

11.2

12.1

12.2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必 修

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 律基础

















H


H












中国近代 史纲要



















H










M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 理概论







H












H










H


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H










H


形势与政


















M

M












大学英语

Ⅰ-Ⅲ

























H






公共体育

Ⅰ-IV






















H









职业发展
















H




H












与就业创 业教育































心理健康

与安全教 育



















H










H


写作与表













M












M






学 科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必 修

高等数学

A Ⅰ

H






























高等数学

AⅡ

H






























大学物理

E

H



H



























计算机导


M





M



H











H










线性代数































离散数学

H

H
























H



H


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

A































数值计算

M



M






H





















数字逻辑

H



H





M


M




















操作系统

H



H






H





















计算机组

成原理

H



H





M



M




















计算机网


M




M

M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必 修

程序设计

语言( Ⅰ )


M


H





H















L







程序设计

语言( Ⅱ )


M


H





H















L







Java语言

程序设计



H


M


M




M




















数据结构


M





H





M

M


















数据库概




H



H


H




L


















Java Web 开发技术



H


M


M




M




















软件工程


H


M



H








L













M



编译原理


H





H





M



















网页设计 基础


H


H



M


















L






高级网页

设计


H


H



M


















L






Python程 序开发

H



H



H






M


















算法分析 与设计



H


H




M


M




















Linux 操 作系统开

H



M



M

























发技术































软件测试

技术基础


M


M







L



H

















专 业 方 向 课 程

Java EE

应用开发

技术

M




M


H



M



M


















大型数据 库应用


M





H


H





H

















C#语言程 序设计


M



M




M


M




















专业英语










H
















H





统一建模 语言

(UML)




H



M




















H




大数据与 云计算


H





H
























人工智能


H





H
























数据挖掘

导论(双 语)




H



H


















M






WebSo

cket 编

程与应

M



M



H















L





M





Android 系统开

发技术

H






H






L














M




嵌入式系 统基础




M



H


















L






WebApp开 发技术

H






H






L














M




iOS 系统 开发技术







H


















M


M




微信小程 序开发

H






H






L














M




集 中 实 践 课 程 必 修

入学教育







L



L







L


L












军事训练

与国防教

H



L



























公益劳动













L




L














C 语言课 程设计




M



M



H





















Web 课程 设计




M



M



H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




M



M



H





















专业方向

课程设计

L




M


M



H

















H





生产实习

(企业实

训)








L








M




H



M


M


H




新技术讲

M







M


L








L












M

综合性项 目实践

M




L


H



M


















M



毕业论文

(设计)






M

M



M



H


L


M








H






四、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本专业所属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Java 语 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概论、软件工程、离散数学、计算机导论、Python 程序开发、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技术基础。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 4—6 年。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七、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及毕业条件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数

学时数

学时分配

学分

比例

讲授

实践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38

640

512

128

23.2%

选修

8

128

128


4.9%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39

672

584

88

23.9%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33.5

680

408

272

20.5%

专业(方向)选修 课程

选修

11

208

144

64

6.7%

集中实践课程

必修

34

-

-

-

20.8%

选修



第二课堂实践与 创新创业活动


(8)

-

-

-


合 计

163.5

2328

1776

552

100%

总学分 163.5 ,总学时 2328 ,其中课堂讲授 1776 ,实践学时 552 ;集中性实践教学 34 学分,实 践教学总学分 51 学分,实践教学占总学分 31.4 %。

必修课 144.5 学分,占总学分 88.4 %, 1992 学时,占总学时 85.6 %;选修课 19 学分,占总学分 11.6 %, 336 学时, 占总学时 14.4 %。

本专业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完成总学分__163.5__学分,其中包括公共基础必 修_38_学分,公共选修8 学分,学科专业基础必修_39_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必修 _33.5_学分,专业(方向)选修_11_学分,集中实践课程_34_学分。

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创业活动8 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八、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考试

学期

考查

学期

备注

理论

实践



G000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8


2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考试

学期

考查

学期

备注

理论

实践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必 修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必 修

G00015

中国近代史纲要

3

48

48


1



G000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8


4



G0001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5

48

48

2W

3



G00018

形势与政策

2

32

32



1-4


G00019

大学英语 I

4

64

64


1



G00020

大学英语 II

4

64

64


2



G00021

大学英语 III

4

64

64


3



G00035

公共体育 Ⅰ

1

32


32

1



G00036

公共体育Ⅱ

1

32


32

2



G00037

公共体育Ⅲ

1

32


32

3



G00038

公共体育Ⅳ

1

32


32

4



G00047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

2

32

32



1-7


G00048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

2

32

32



4


G00049

写作与表达

2

32

32



1


小计

38

640

512

128





公共选修课程

8

128

128





备注

全校学生必须从创新与创业类、艺术与审美类中各选 2 学分, 从人文与社会类、技术与工具类、科学与环境类中选修 2 类课 程,4 学分,共修够8 学分方可毕业。

专业教育平台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G00026

高等数学 A Ⅰ

6

96

96


1



G00027

高等数学AⅡ

4

64

64


2



G00012

大学物理 E

4.5

80

64

16

2



130102

计算机导论

2.5

48

32

16


1


130182

数字逻辑

2.5

48

32

16

2



G00034

线性代数

2

32

32


1



G0003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

3

48

48


2



130123

离散数学

3

48

48

0

4



130179

数值计算

3

48

48

0


4


130053

操作系统

3.5

64

48

16

5



130107

计算机组成原理

2.5

48

40

8

3



130104

计算机网络

2.5

48

32

16

5



小计

39

672

584

88




备注


专业核心课程必修

130280

程序设计语言 ( Ⅰ )

2

48

24

24

1



130253

程序设计语言 ( Ⅱ )

2

48

24

24

2



130155

数据结构

3.5

64

48

16

4



130159

数据库概论

2.5

48

32

16

3



130145

软件工程

2.5

48

32

16

5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考试

学期

考查

学期

备注

理论

实践

专业教育平台


130052

编译原理

2

32

32

0


6


130023

Java 语言程序设计

3

64

32

32

3



130281

Java Web 开发技术

3

64

32

32

4



130197

网页设计基础

2

48

16

32


3


130092

高级网页设计

3

64

32

32


4


130031

Python 程序开发

1.5

32

16

16


6


130188

算法分析与设计

1.5

24

24

0


6


130025

Linux 操作系统开发技术

2.5

48

32

16

6



130144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

2.5

48

32

16


6


小计

33.5

680

408

272




备注


信 息 系 统 开 发 技 术 方 向

130014

Java EE 应用开发技术

2.5

48

32

16

5


选修至少5 门,11 学分

130064

大型数据库应用

2.5

48

32

16

6


130005

C#语言程序设计

2

48

16

32


4

130234

专业英语

2

32

32

0


5

130193

统一建模语言(UML)

2

40

24

16


5

130063

大数据与云计算

2

32

32

0


5

130140

人工智能

2

32

32

0


6

130165

数据挖掘导论(双语)

2

32

32

0


6

130040

WebSocket 编程与应用

2

40

24

16


6

小计

11

208

144

64




备注

信息系统开发方向

移 动 互 联 开 发 技 术 方 向

130002

Android 系统开发技术

3

56

40

16

5


选修至少5 门,11 学分

130134

嵌入式系统基础

2

40

24

16

5


130005

C#语言程序设计

2

48

16

32


4

130234

专业英语

2

32

32

0


5

130039

WebApp 开发技术

2

48

16

32


6

130011

iOS 系统开发技术

2

40

24

16


6

130165

数据挖掘导论(双语)

2

32

32

0


5

130063

大数据与云计算

2

32

32

0


5

130202

微信小程序开发

2

48

16

32


6

小计

11

208

144

64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考试

学期

考查

学期

备注

理论

实践



备注

移动互联开发方向

集中实践课程必修


入学教育


1W






G00043

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

2

2W




1


G00042

公益劳动


2W






130008

C 语言课程设计

2

2W




2


130044

Web 课程设计

2

2W




4


130156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2

2W




4


130232

专业方向课程设计

4

4W




6


130149

生产实习(企业实训)

5

5W




7


130214

新技术讲座

2

2W




7


130240

综合性项目实践

5

5W




7

创新创业 课程

130049

毕业论文(设计)

10

12W




8


小计

34

39W






备注


总计

163.5

2328

1776

552




九、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安排表

类 别

活动内容

学 分

活动安排及要求

考核办法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参加党团课教育、团干部培训

0.5-1

党团课教育、团干部培训合格者记 入学分

相关证书

义务献血、干细胞捐赠等人道主义行为

1-4

根据鲜血次数及级别记分

获评优秀志愿者、道德模范、自强之星、感动 校园人物等道德类典型人物;经学校认定的好 人好事、见义勇为等爱校护校典型行为

2-8

根据获奖级别记入学分

科 技 创 新 创 业

公开发表论文(作品)

1-4

根据不同刊物级别记入学分

成果、获奖 或证书

成果与专利(学生奖励、科研项目、发明创造)

1-6

根据获奖级别、参加项目级别和次 序记入学分

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大学生学术科技竞 赛(“挑战杯 ”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软件设 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网络技能大赛等)

0.5-6

根据获奖级别记入学分

成果、报告 或证书

创业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培 训,创业训练营、创业调查、创业孵化等)

1-4

根据参加情况及担任项目主持人情 况记入学分


讲 座(文理大讲堂;参加其他学术报告、人 文素质等各类讲座或报告会)

0.5-1

根据参加情况记入学分


积极参加学院和学校组织的学术科技活动及 学科竞赛

1

根据参加情况记入学分

技 能 拓 展

WSK、TOEFL、GRE

1

需通过考试记入学分

证书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 考试中的程序员和网络管理员初级(及以上) 资格证书

1

每证 1 学分

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认证,含计算机 资格与水平考试证书、微软认证、思科认证、 ORACLE 认证、LINUX 系统认证等。

1

每证 1 学分

第二学位

2

学生取得第二学位者,记 2 学分

文 体 活 动

国家、省市、校报纸杂志发表稿件,学院或学 生社团刊物稿件

0.2-4

根据报纸杂志级别记入学分

成果、获奖 或证书

国家、省市级征文、辩论、演讲及各种知识竞 赛文艺演出,参加书画、摄影等艺术展览

0.5-3

根据获奖级别记入学分

参加学校、学院组织开展的知识竞赛和文艺活 动

0.5-1.5

根据获奖级别记入学分

体育活动,参加省部级以上文化、文艺、体育 竞赛,参加校级、院级比赛

0.5-4

根据获奖级别记入学分

证书

社 会 实 践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获奖或被同 级媒体报道

0.5-2

根据参加社会实践天数及撰写的调 查报告情况记入学分

调查报告、 获奖证书

及工作总

思想道德实践

1-3

根据表彰级别记入学分

各类社团,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一学年以上

1-3

根据参加活动情况,表将级别记入 学分

社会工作,担任校、院、班学生干部;

学生社团负责人,各部门工作助理等一学年以 上,考核合格者

0.5-2

根据担任干部级别情况记入学分

志 愿 服 务

注册志愿者参加的有组织的志愿者活动

0.5-1

每志愿服务 24 小时记 0.5 学分,最 高 1 学分;

参与或证

参加志愿活动个人获奖

1-2

根据获奖级别记入学分

读 书 阅 览

课外阅读专业必读书目或学科相关书目,并认 真做好笔记和心得

1

每学年,撰写课外读书笔记 1 万字 以上

读书笔记

方案制定执笔人:杨振华、袁溪、孙少波、杨全

编写成员:张庆刚、车鹏飞、任强、何可可、谢巧玲、马宗保

闫玲华(太极计算机陕西有限公司 行业专家)

郝少杰(西安软通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行业专家)

方案制定负责人:张力宁、海小娟

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西安市科技六路1号
邮编:710065
院务联系:029-89384660
学生事务:029-84509971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